面對孩子的“躺平”,父母如何不縱容也不討好?
更新于 2024-12-24 ? | 瀏覽次數(shù) 0
想象一下,如果我們能成為孩子的燈塔,引導他們走出迷霧,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?
我們常說,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但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自己,也可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迷霧呢?
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層迷霧,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,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,不再迷失方向。
你知道嗎,孩子厭學、躺平,其實都是在向我們發(fā)出信號。
他們需要的,不是我們一味的縱容或者討好,而是真正的理解和接納。
記住,接納不是放任,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愛。
接納并不意味著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或錯誤選擇視而不見,而是指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,給予適當?shù)囊龑Ш椭С帧?br/>
接納式的育兒方式強調(diào)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愛,即父母愛孩子,不僅僅因為孩子的成就或表現(xiàn),而是因為孩子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。
這種愛的表達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接納,有助于他們建立起積極的自我形象。
父母在接納孩子的過程中,也會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,允許孩子在自己的舒適區(qū)內(nèi)探索和成長。
這種尊重有助于孩子發(fā)展出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決策能力。
同時,父母也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指導和幫助,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
接納式的育兒方式還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錯誤和失敗持有寬容的態(tài)度。
父母會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,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懲罰。
這種寬容的態(tài)度有助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,培養(yǎng)他們的韌性和適應能力。
總的來說,父母的接納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愛,它不僅關注孩子的物質(zhì)需求和表面行為,更注重孩子的內(nèi)心世界和個人成長。
通過接納,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的自我形象,培養(yǎng)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決策能力,以及面對挑戰(zhàn)時的韌性和適應能力。
這種愛的力量能夠支撐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成為健康、自信、有責任感的成年人。
愛不是:我覺得你應該如何,愛也不是我為你做了什么,愛更加不是請你好好對我。
愛是我理解你所在的狀態(tài),我愿意與你一起在那個狀態(tài),我愿意陪伴你、允許你、接納你。
這樣的愛,才能滋養(yǎng)出健康的靈魂。
回到生活中,當我們回看自己的經(jīng)歷,生命中鮮少有這樣的愛。
回想你生命中任何一個愛的時刻,無論你是給予者,還是接收者,你都仔細的去問問自己,你所謂的那份愛,是否有個條件,或者有些期待在里面?
這一生,你是否付出過:蘊含深深的理解與接納,全然的、包容的愛?
所以,面對孩子的情緒,家長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部分,就是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釋放掉這些情緒。
釋放的方式由孩子選擇,只要是安全的,就都是被允許的。
哭泣、打沙袋、在空曠的地方吼叫、舞蹈、靜默的與父母擁抱、亦或者躺在那里,什么也不做只是感受情緒。
父母此刻只要做陪伴就好,沒有評判,只是耐心的陪伴。
這時如果我們也產(chǎn)生了情緒,最好的方式也是沒有評判的陪伴著有情緒的自己。
首先理解自己情緒會來,也會走,放下焦慮,然后接納自己這份情緒。
當你特別難過、或者非常沮喪、憤怒的時候,坐下來,閉上眼睛。
感受自己的身體,在身體里尋找那個情緒。
也許有些人會覺得胸口好像有團火球,或者腹部這里有一股熾熱,這都不要緊,接納發(fā)生的一切,理解情緒的流淌方式。
對那個部位輕輕的說:我看見你了,我接納你,并謝謝你!
然后,你會忽然間發(fā)現(xiàn),那個情緒會慢慢的消失了。
這將會是第一次,你開始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(tài),接納自己的情緒,學會給予自己一份真正的愛。
愛那個陪伴自己終身的身體,愛那個會來又會走的能量流動。
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愛的滋養(yǎng),如同我們都需要陽光的溫暖才能存活,只有當真正的愛在我們身體內(nèi)流淌,我們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內(nèi)涵。
也只有當我們學會先給予自己愛的滋養(yǎng)后,我們才真正會用愛去滋養(yǎng)我們所愛的人。
愛孩子也要愛自己,這兩者本身并不矛盾。
愛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愛孩子。
為了孩子的成長,為了自己的追求,父母大可不必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。
父母通過照顧好自己的身心、愛自己的事業(yè)、愛自己的生活、追求自己的目標,從而能更好地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。
孩子受到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,他也學會了愛自己、愛他人。當孩子成為父母之后,他們也會愛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。
王爾德說,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。
愿在成為父母的路上,我們能先好好愛自己。
最后,附上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的幾句詩,與大家共勉:
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,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。
你若不愛你自己,你便無法來愛我,這是愛的法則。
因為你不可能給出,你沒有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