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人期待的“懂事”,毀了多少孩子
更新于 2019-02-01 ? | 瀏覽次數 0
被禁了5年,電影《狗十三》終于在院線上映了。
豆瓣點贊最多的一條影評說:
“你看,這個孩子好懂事啊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、沉默、妥協(xié)呢?”
少女李玩的成長經歷里,有太多場景,真實、熟悉、令人似曾相識。
為了讓好動愛玩的少女李玩收心,大人送了她一只狗,來分散她的精力。
李玩一開始并不喜歡這個強塞的禮物,但是后來,她接受了——它給她帶來了陪伴與安慰。
然而好景不長,她的狗不見了。
一開始,李玩是有些任性的,她不顧一切地想找回狗,遍尋不到,就郁郁寡歡,甚至在外買醉。
年邁的奶奶為了找她,在街上走丟了。
這觸怒了孝順的父親。他用毒打,用最傳統(tǒng)的棍棒教育,讓李玩認錯,逼她答應再也不去找狗。
“愛惹事。”
“欠教訓。”
“打你都是為你好。”
李玩爸爸教訓她時說的這些話,你可感到熟悉?
如果你沒有,真實為你的幸運而高興。
李玩接受了家人安排的第二只狗,并按他們期待的那樣,假裝它是走丟的那只。
但最后,第二只狗也在一系列的沖突中被送走。
這一次,她終于“長大”了,不再為失去狗而鬧事,她懂事而順從地陪父親的朋友喝酒、若無其事吃下狗肉、也不再跟弟弟爭吵。
而鏡頭另一邊,我們來看李玩的父親。
在家里,他對爺爺畢恭畢敬,爺爺一不高興,他就會遷怒于女兒;奶奶為孫女走丟,被他一氣之下暴打。
在社會打拼,他在合作伙伴面前圓融世故,可以毫不在意地讓女兒和他一起在酒桌上敬酒,如大人般奉承客人。
因為他自己曾是個懂事的孩子、成熟的大人,自然而然地,他也在把女兒往這條路上走。
電影最后,李玩的弟弟被送去學滑冰。冰場上一次次地無措摔倒,教練只堅持讓他自己站起來,而沒有給一點安慰鼓勵。
“牛奶換了紅酒,旱冰變了刀冰,成長中總有我們學不會的事情。”
仿佛預示著,這個家庭曾經施加給李玩的殼,也注定會落在這個男孩身上。
看到這里,才恍然發(fā)現,原來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里的孩子,都是這樣長大的。
正如心理學家弗蘭克·卡德勒說:
“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,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,并且,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。”
父親、李玩、弟弟,他們一代又一代,被動地,被逼著忍耐、妥協(xié)、長大,仿佛一個無法破解的輪回。
「原生家庭」四個字,承載了太多復雜的情感,你對它又愛又恨,想要逃離卻又讓自己心碎。
家,既是膏藥,又是毒草,既可以作為向外廝殺的盔甲,也可能是讓你倒地而亡的軟肋。
它給予了我們生命最初的養(yǎng)分與情感體驗,也影響著我們后續(xù)一生的成長與發(fā)展,有缺憾,有支持,也有傷害,與陰影。
49歲的高曉松,曾在《奇葩大會》上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。
他自稱,自己有二十多年,和父親之間關系不和諧,也因此導致年輕時性格上出現不少問題。
但如果對父母、對家庭,只是一味地恨與抱怨,也是片面而偏激的。
等到40歲以后,高曉松也承認說: 以前因為父子關系太差,所以拒絕去看到父輩好的一面。
同樣在《奇葩大會》,武志紅老師說:
我們向自己的家庭尋找原因,不是為了歸罪,不是為了甩鍋,是為了搞清楚發(fā)生了什么,是為了改變。
如今,我們探討與發(fā)掘自己的原生家庭,并不是一邊倒地批判、否定它,也不是逼迫自己逃離。事實上,你越是想逃離,越是擺脫不了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烙印。
而是因為,如果你看不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命運劇本,就無法獲得改寫它的機會。
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,從父母身上習得了伴侶相處的模式,所以長大后,很多人嘴上說著“我不要成為你”,卻還是重蹈覆轍;
父親或者母親缺位的童年,會讓我們長大后在選擇伴侶的時候,不停地“找爸爸”或者“找媽媽”,因而很容易陷入重復性情感困境;
經歷過太多父母的爭吵,總是挨罵而又接收不到愛,也許我們會變成一個敏感而又不自信的人。
承認我們的童年曾經發(fā)生過一些令人遺憾的事,承認父母有他們的不足與局限,也承認你的內在有個小孩一直等待被愛、被肯定。
當你真正看到原生家庭里的愛恨交織,看到它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子,并跟它和解,你才會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。